当前位置:首页> 新闻资讯

涂料产业集群有向中部地区转移趋势


产业集群为何往中部地区转移?原因有三点:1、生产成本;2、法规政策;3、销售成本。企业希望用更低的成本,获取更高的利润。而现在,一些省份的政策红利期似乎已经过去,而生产成本急剧上升。尤其是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,导致企业在北方地区和一些沿海地区的经营成本急剧上升。而中部地区的人工成本较低,环保相关政策有一定弹性,再加上一些城市有着石化产业的先发优势,配套产业愈发完善,招商引资政策非常有吸引力。一些大中型企业正在中部地区积极布局新工厂。
对于地方而言,要改变“靠天吃饭”“坐吃山空”的现状,就需要积极培育新的产业。而对于“高精尖”产业集群,往往会选择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。二三线城市则会退而求其次,选择要求没那么高的制造产业,能够带动当地经济,保就业、保增长,也是双方共赢、皆大欢喜的局面。
对于企业而言,如果能把握好“700公里”的销售半径,能有效降低销售成本,增强企业对销售渠道的掌控能力,赋能经销商,能够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。
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,今年前三季度,涂料总产量2691.08万吨,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.7%,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2993.01亿元,较上年同期同比降低4.2%,利润总额176.41亿元,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1.7%。目前整体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,涂料产能结构性问题面临新的挑战。当前,中国涂料行业整体呈现“需求增长、产量增加,价格下跌、成本利润双下降”的运行态势。而大行业、小企业的格局有望通过产业集群方式改变,一方面,涂料企业集中在一起,依托上下游产业链,能够降低生产成本;另一方面,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行业价格机制,达成行业共识,避免形成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。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官方表示,尽管今年以来我国涂料产业呈现缓慢恢复态势,但相对于下游的需求而言,建筑涂料出现了一定的产能过剩,工业涂料增速较高,建筑涂料的低价竞争对市场产生了一定冲击,这也反映出行业结构调整仍远未到位,企业管理体系面临适应新形势的需要,同时价格形成机制也有待完善。